都已經是疑點解惑紀錄了,應該不用強調裡面有劇透吧....
反正是紀錄所以就是個條列筆記形式了呼哈哈~
電影裡面有些故意誤導觀眾的部分,但其實多半有線索,以下就是解惑紀錄跟繼續疑惑的部分。
都已經是疑點解惑紀錄了,應該不用強調裡面有劇透吧....
反正是紀錄所以就是個條列筆記形式了呼哈哈~
電影裡面有些故意誤導觀眾的部分,但其實多半有線索,以下就是解惑紀錄跟繼續疑惑的部分。
原本報了粉絲場,因為各種原因忍痛取消,卻赫然發現周五身體檢查後應該有好大一段空檔可以塞一場電影,又發現信義威秀有個數位大廳的場次,走道後最舒服的那排,正中央還有空位,興沖沖立刻抓了 J 一起去看:
https://images.plurk.com/7kLTm8DUKmRvi62ieBHL.jpg
實際看還是覺得螢幕比例略偏,不用煩惱腳長人問題的話,應該可以在往後坐兩排 (思)
看星戰七只覺得節奏很棒,高潮迭起,有很多滿足老星戰迷的服務鏡頭 (???)
網路上看到有人說,星戰七像是 A New Hope 的複製版,當時看過印象淡薄,但想想也是,同樣一毛不拔的沙漠星球,同樣有收破爛的市場,同樣的沙漠飛車場面,氣氛、場景、天地蒼茫的悠遠感都很類似,可惜 A New Hope 本來就不是我的最愛,大反派 Kylo Ren 整個小屁孩缺乏氣勢,所以看完也就是了。
不過星戰八完全是我的菜!
不敢說自己是星戰迷,頂多就是個老星戰,還是挑食的帝國派!這集向帝國大反擊與絕地大反攻中絕多經典情節和畫面致敬、解構、重構,簡直是看準我罩門的惡意挑逗,撥撩對過往電影的印象和設想,然後一口氣翻轉,整場電影讓我雞皮疙瘩掉了一地,幾乎忘了自己是誰、身在何處、CAST 表跑完的時間根本是拿來回到地球用的!騎回家的路上超興奮,一個人開心地歡呼著~(笨蛋)
好多驚嘆,不知從何說起。
原本覺得刻畫超失敗的凱羅忍,在這集裡完全大翻轉!被史諾克催逼嘲辱,憤怒地砸毀自己的頭盔時,我還只覺得這是個容易發怒的傢伙。在第七集中殺死父親的他,面對母親的座艦,幾番猶豫後鬆開了飛彈射擊鈕,但隊友趁隙發射、搶得戰功時,他又因為自己沒能擊落反抗軍首領的座艦而憤怒懊惱,短短幾秒的情緒轉折既動人又震懾。和芮的視訊對話 (ㄟ) 暴露了他寂寞、渴求友伴、同時也是個少根筋大少爺的人性面,最後更引領芮從路克那邊逼問出凱羅墬入黑暗面的真相,曾經仰望的人如此背叛自己,原本的受傷、害怕轉為憤怒,多麼熟悉的情緒轉折!那是一個有著平凡人情感的少年,只因為懷抱著強大的力量,所以造成了巨大的悲劇。在點出這個原因之後,電影更恣意揮灑他的憤怒。無論是毫無經濟效益地追擊千年鷹號,還是不惜一切也要毀滅路克天行者的行動,不僅都有了合理的動力,也令人深刻地疼惜。
而史諾克,原本得意地操縱著芮與凱羅,正像是承襲當年 Darth Sidious 的形象,在你已經沿著絕地大反攻的劇情設想兩人的決鬥、凱羅的掙扎、懷想當年 Darth Vader 的天人交戰時,凱羅悄悄地挪移光劍,毫不遲疑就將史諾克切成兩半!
我本以為 Darth Vader 之後再無超越者,但是他超越了!
該死的你這傢伙怎麼突然間超越你祖父而且超越這麼多啊啊啊啊啊啊~~~~~~(抱頭尖叫)
接著和芮並肩作戰,兩人的默契也很賞心悅目 (飛花) 雖然這時感覺他投向光明面第九集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沒關係你們超帥的!(瘋狂飛花)
結束戰鬥之後,芮正想著反抗軍得救了,凱羅卻展現了更大的野心,要芮拋棄一切舊有的事物,跟他一起開創新局~
喔喔喔這個轉折也超棒的!完全符合他的形象和揭露的過去!而且話裡充滿了革命精神,整個很有號召力,要不是大家對莉亞還有很多情感立刻就倒戈了啊~
他的形象如此鮮明,是頭受傷而憤怒的幼獸,傷口巨大得像太陽一樣明亮,怎麼不令人想要拯救他呢!與他絕無牽連、甚至從一開始就是敵對關係的芮,無論如何都想把他拉出黑暗面,也就毫不矯情了!
芮的刻畫也很成功,從以前到現在,光明面的絕地武士中,只有真的喜歡過尤達大師 (該死的這次絕地英靈也誰都不找偏偏只挑了尤達出場.....) 但芮卻也很令我心疼,漫長的冒險之中,心心念念的,卻是自己的父母。這集裡她老是掛著一邊的眼淚,與滿懷憤怒的凱羅恰是對比。
原力由前傳和本傳光明與黑暗的對決,到後傳開始強調平衡,正好呼應當代的流行。扯到這點,突然發現,之前黑暗面總是不忘來幾個 Darth 稱號,凱羅卻完全沒冠上!不知是否因為年紀太小所以沒有稱號?Vader 當年也號稱還是個學徒,Darth Mual 也只是 Darth Sidious 的徒弟,所以跟出師與否應該是無關的,嗯....當初看第七集時應該多點敏銳度才對。
馬克漢米爾頓的演技也令我驚艷。在回憶中,深夜去找凱羅時,那一瞬間的殺戮瘋狂轉為驚嚇害怕,凱羅醒時瞬間的驚慌辯解又嘎然而止開始持劍防衛,也是精彩無比的轉折。這段也清楚地解釋了學徒凱羅當年為何可以擊敗路克,編劇好強!
莉亞從大宇宙中飛回那段感覺很不自然,有種廉價卡通的感覺,是我覺得整部電影裡最突兀的一段。
羅絲很可愛,越後面越可愛,最後竟然還告白了!然後芬恩看起來似乎就被告白成功了.....這麼說星際大戰還真是只要告白就會成功的世界呢~(喂!)
何朵也是個好妙的存在,在瀕臨絕境時出場,居然能穿著輕飄飄的長禮服。雖然看起來很混蛋,但秉持著迪士尼的精神....不對,是莉亞繼承者的精神,最後保守而穩健地將大家撤退到安全的地方。而逞英雄的波、芬恩及羅絲,冒險的計畫失敗便罷,居然還致使最後撤退的計畫洩漏,編劇心臟超大顆!輕飄飄長禮服的何朵這時毫不猶豫地駕駛母艦玉石俱焚,真是大快人心!甚至連最後成了叛徒的解碼小偷,也不令人討厭。為什麼這部片子可以用這麼短的時間成功刻畫這麼多人物?
還有最後基地的撤守,薄薄的雪層下,就是紅色礦土翻飛,畫面絕美!這裡的戰鬥場景簡直夢幻!
還有那個很像熨斗的太空船 —— 後來真的只是熨斗,可愛的嗚哇哇賣萌小生物們也都賣得恰到好處不過份搶戲 (當年的賈賈賓克斯真災難也)、出人意料之外的原力掃地小童、超帥等芮來拯救的大反派凱羅忍~嗚啊啊啊第九集絕對不能給我搞砸哪!
.....先趁著年底要消耗年假,再刷一次第八集好了!呼呼呼....
九隻小貓呼嚕嚕 (2Y4M)
第一次讀這本是在文山妙妙屋,說故事時間,老師念的時候小孩明顯分心。
後來在圖書館看到,覺得這本實在有趣,就借了回家。
小孩的興趣還是不大,但某天帶去保母那邊準備回家時順便還書,小孩跟同伴卻突然瘋狂愛上這本,搶著指認哪隻小貓醒過來之類。
有同伴的反應真的不一樣....
新小小牛頓 (2Y6M)
看廣告說是一到三歲的科學雜誌,但借回來卻覺得內容太艱深了,練習本還有加減法....
影片相對小太陽算是精緻,但人物設定太刻意了,匠氣過重。
大概等小孩再大一點,才有比較適合整本的感覺。
張開大嘴呱呱呱 (2Y3M)
算是很可愛的一本書~互動良好!
這是我的!這是我的!(2Y4M)
在張開大嘴呱呱呱之後給孩子讀比較好,剛好可以搭配「鱷魚最愛吃甚麼?」「大~嘴~蛙~」
不然要解釋青蛙怕小鱷魚,還頗困難的。
加油!熊醫生 (2Y6M)
不知為何小孩超愛,勝過同系列山貓的服飾店、山羊的蛋糕店。
這本是從圖書館借的,期限到了還回去,小孩問起知道已經還給圖書館,明顯失望。
剛下單入手當家裡的定番。
算起來,這本從入手開始斷斷續續地看著,到今天凌晨看完,差不多拖了 10 年啊~囧
以下摘錄,反正這本應該是強調遠距離鄉愁,人家的推薦序也一開始就把結局爆光了,嘛,總之以下。
作者張至璋在二戰結束國共內戰時期,與母姊投奔在台灣國民政府工作的大姊夫,父親則因為工作未辭職,繼續留在中國,等待內戰結束,全家團圓的一天。等著等著,兩邊都不戰了,可以自由探親,就前往中國各種探尋,根據父親寄到台灣的短短幾篇信,留下來的蛛絲馬跡,勉強找到了多一些的資訊,然後就斷了訊,只能看著鏡子,遙想據說跟自己同個模子刻出來的父親樣貌,寫了一篇文章兩岸發表。
在中國的稿費由當地主編統籌,刊登尋人廣告,因為父親年事已高,大約找不到,乾脆改找中共建國後誕生的堂弟。有讀者看到文章很感動,就根據廣告開始幫忙各處翻資料找人,最後真的找到了,兩邊團聚,各自追述中間的歲月這樣。
看完之後才覺得這個故事其實不錯,但作者嘗試在追尋事件中穿插以父親為主要視角的當時境遇,篇幅比重與主事件差不多,而主事件又強調了線索的殘缺,就讓以父親為主要視角的部分顯得非常沒有說服力,常令我覺得這都是作者你自己幻想出來的吧!更慘的是讀完之後想說到底第一篇鏡中爹是有多感人我怎麼不覺得然後回頭略翻,就看到第一篇以父親為視角的故事,開頭大喇喇地印出父親偽造親人下落的文件與實際親人下落的比對,偽造文件中完全略過自己的大女兒與大女婿,以化名記錄老婆跟孩子到了台灣,但想像中的父親,卻小心謹慎地應對老婆孩子去台灣的原因是:「女兒在台灣生了,老婆帶著小孩去照顧她做月子」。這麼明顯的問題居然沒有人抓著作者的領子搖晃台灣的文學圈子時在是太相敬如賓了啊啊啊~
所以我決定把這書交給讀冊處理了 (喂!!!)
不過這書還是有些書寫的過往令人悚然而驚:
作者的母親嫁入後原本很得婆婆喜愛,但第一胎生了男孩,小姑們嫉妒,開始在婆婆面前針對她說長道短,最後還把孩子跟她分開,不許她給孩子餵奶,最後那孩子就活活餓死了。而且,這戶人家前兩代做過官,家境相當不錯啊~囧
婆婆熱茶放涼了嫌媳婦說:「你們看,媳婦給我倒的茶。」母親氣極了,但還是重新倒過,追述時跟作者說:「那茶杯的瓷,細極了。」這句即使過了這些年,還是不懂哪~
父親最後活過了內戰、進了華大重新教育、下鄉去了趟東北、少報了十來歲在工廠做到退休 (實際七十多歲),中間經過的文革,可能因為一生怕被發覺家人在台而謹言慎行,反而讓大家沒話題可以鬥他,平安無事地度過。作者叔叔投身抗日諜報事業,直屬長官明著是國民黨政府官員,私下又把情報同時送給中共,中國易幟之後叔叔也在新政府佔了個不錯的缺,結果在文革卻反而被扣上國民黨走狗反革命之類的大帽子,中風癱瘓,苟延殘喘而逝。
另外作者的文界關係背景強大,扛出岳母是城南舊事的林海音,連我都嚇了好大一跳。說起來我高中時也是在學校有放過這部改編電影的片段給大家欣賞耶~巷弄、胡同、桂花糕,那些路邊的牆邊的隨手可得的花兒就這樣變成賞心悅目又可口的點心,就像是夢幻的魔法一般 -- 大約是上次回彰化吃到曇花蛋花湯的經驗,差可比擬吧~XD
因為分開紅海這件事我還滿想知道各方看法的 (但是不用功所以....)
正好這本書也納入了自己的解釋。不過這作者依照埃及神格化法老的傳統,把主角寫得很神,相對的摩西就像個丑角,當然更有可能是因為作者真的不喜歡摩西....
總之以下摘要紀錄。
0. 手杖變蛇又變回手杖:是某種蛇的特性,而且是童年玩伴蛇專家教導他的
1. 河水變紅,流至全國的運河,毒斃魚群:漲潮時的紅色端流,在幾天之內,切勿飲用河水、捕食河魚。假如真是奇蹟,也是大自然的造化。摩西已得知河水將暴漲,水勢從南而來,而且還知道紅色端流出現的日期。
2. 蛙災:每年此時定期大量繁殖,且青蛙象徵愉快的誕生,代表從胚胎長成嬰兒的各個時期,也代表持續和超越時間的永生。
3. 埃及南區蚊蟲之苦:沼澤區排水疏失
4. 牛虻之災:摩西把牛群趕進沼澤區,並威脅要將帶著牛虻的牛群趕入城鎮。拉美西斯讓步同意猶太人至荒野祭祀雅威。
5. 牛群因瘟疫而亡:牛群遭到下毒,且可解毒
6. 皮膚病:散布可引發膿瘡的毒粉,但現有一書中已有治療配方
7. 閃電雷鳴:氣象預報已經顯示有大雷雨,在法老王的祈禱下威力減弱。
8. 蝗災:摩西宣布要發動後,皇后感應得知有亂象即將發生,法老確認後通告各地施行適當的防護,將傷害降到最低,且蝗蟲隨即跟著一陣東風離開。
9. 接連三日烏雲遮蔽太陽:埃及人認定是自身神祉通常的災害及禍亂,且由代表永恆戒律的皇后祈禱解除。
10. 全國首胎男嬰及牲畜死亡:異教巫師為了利用摩西,使用咒法詛咒國王長子,打算以此發動一連串的暗殺,但巫師被捕,巫術中斷,事件沒有發生。
法老在盛怒之下驅逐摩西與猶太人。
由於猶太人中有兩名西台間諜,因此有部下率軍追捕這兩人與摩西。
分開紅海一事,作者寫成這是薩伯尼斯湖與地中海邊界之處,沙漠狂風帶著大量的泥沙撒向大海,使海面成為一片片的虛地,連成一片蘆葦海,處處流沙。西台間諜拒絕繼續同行。埃及軍隊陷入了流沙,一陣東風與沙漠狂風吹乾了可以穿越蘆葦海的小道,猶太人就這樣穿越了這片險地。間諜死在戰車輪下,但埃及軍隊忙著整頓隊形搶救陷入流沙中的軍隊,風轉向後帶來大量水氣,再度掩埋了這條小路。
金石堂資料
作者:澀澤龍彥,町田久美圖
譯者:郭玉梅
出版社:八方
出版日:2009/10/15
ISBN:9789867024923
語言:中文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這本書哪裡全齡適讀了!!!
我可是衝著關鍵字薩德下手敗這本書的呢!!! (驕傲抬下巴)
買書的時候不知怎地,誤以為這是他的舞台劇之一,有了日文譯本後,才日翻中面世。
結果,完全搞錯了!(這也錯太大...)
總之,這是索多碼一百二十天的前言部分,也就是作品還在敘述前面籌備期的部份,並且結束在浪蕩子朗讀教條的段落。
這就算了,本書還刪掉了四人互相娶了對方女兒的大亂倫事件。
雖然出現的都是改寫者的名字,但其實這套文庫原本出書的重點似乎是繪者的插圖....
繪者的人物設計得卻很有巧思,能在縮寫的日文譯文中努力抓出每個浪蕩子的形象,以達利式的抽象象徵拼湊成一個人物,然後在絕冷的黑白中僅僅點綴半抹突兀的色彩,的確令原文中令人昏頭的浪蕩子們變得鮮明起來。
美中不足的是,那些美麗的童男童女們,以及四位命運悲劇的夫人們,都被簡略掉了。
這書快速翻閱完畢,接著就只剩收藏價值了吧~(嘆)
一九八四
1984
作者:喬治.歐威爾
譯者:董樂山
出版社:志文
出版日期:1991年10月30日
原本是美麗新世界後的讀書計畫,不過因為前面的社會敘述太像教科書裡對共產國家的刻板形容和詆毀,因此好不容易撐到了男女主角在鄉村幽會那段,便擱置下來,等到冷戰結束、鐵幕解體、資本國家也都開始陷入經濟危機的此時,才回頭拾墜,重新讀起。
從頭貫穿整本書的,是思想操控和唯心論發揮到極致的交互實踐。唯心論說,因為有人看到,所以存在;如果樹林中一片樹葉落下沒有人知曉,那樹葉落下這個事件就不存在。主角所在的真理部,每日的工作便是將過去的事件改寫、修正、甚至消滅。當國家可以掌控所有的紀錄、任意修正時,不只是歷史的詮釋權,甚至是歷史,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下。
「誰掌握了現在,就掌握了過去。」
這句話鏗鏘有力,道盡了他們任意編寫歷史的狂妄。真理和真實本身是不足為道的,因為真理和真實只對「人」的主觀有意義,而當他們有工具有能力有體制有方法可以操控人的主觀時,真理和真實又有何意義呢?
當你的幻覺看見了天女下凡,對你本身而言,天女下凡就是真實的。
透過教育,透過口號,透過洗腦式的媒體輪播,把一些不甘緊要的抽象政治意念烙印到每個人心中--你甚至不能關掉那些洗腦式的電視播送!到頭來,即使手上有了筆,第一句寫下的話仍是政治口號。那樣不假思索,快過你自己的思緒。
然後,「你」的真實便退居在「黨」的真實背後。
接著,在榨乾你所有的氣力時間,因此永遠只有「黨」在螢光幕之前。
主角是孤獨的。妻子是忠黨愛國將禁慾的信條貫徹到每一個毛細孔的女人,他們的婚姻只維持了一年多便以分居告終。他的家、他的辦公環境,每個角落都有洗腦用的雙向電視,不能關閉,只能將聲音調降。而只要是大於電視音量的聲音,都會被傳送到監視中心。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正被人嚴密地檢視。每個人都可能是密探,隨時能以思想罪舉發你。而凡是對黨的信念有懷疑的任何行為表現,都是思想罪,因此思想罪沒有法律規定。
多方便哪!每個人都兢兢業業,唯恐自己對黨不夠忠誠不夠狂熱,轉眼就會消失。
不只是實質上的消失,還包括一切的消失。
你的名字從紀錄中消失,而旁人也有默契地不敢再提到你,因此你在旁人的記憶中也就消失了。
完全的抹殺。
隨處可見的海報,是老大哥的大頭,無論哪個角度都感覺裡面的人正看著你,呼應了海報下的那行小字:「老大哥正在看著你。」
你不僅得謹言慎行,表情和行為都要比樣版更標準,甚至連夢話也不能踰矩。
每天例行兩分鐘的「仇恨時間」,整個部門的人都聚集在同一個螢幕前,影片則是黨內最大的叛徒,主使每一件陰謀破壞,大家平日生活不足的鬱悶與不平與憤恨就集中在這兩分鐘內自由爆發,而爆發的對象也合理地轉成黨的敵人。
不只是自由被剝奪,還有情愛。
國家反對「性」和「愛情」,結婚要獲得批准,理由決不能是受到對方吸引、覺得對方有魅力、甚至是愛情。
「青年反性聯盟」受到國家的讚許和褒揚,腰間鮮紅的帶子像是貞操帶般嚴峻無可侵犯。
而主角,心如驚弓之鳥,卻不能表現半點失常。
他在「無產者」居住區,買到了一本舊時代的筆記本。
那是他的日記,他心靈叛變的起點。
接著是他謹慎提防的年輕女同事突然間遞給他一張紙條,裡面直率地只寫了「我愛你」。一條歧嶇的反叛之路於焉展開。
第一次,他們在鄉村幽會,那裏沒有監聽器。
接著,是荒廢的教堂鐘樓。
他們在人群中交換隻字片語,剩下的都在私下約會中補足。
為了見面,他甚至冒險再無產者居住區租下了一個房間,那是賣給他日記的文雅舊貨老闆家,也是那個舊貨店的二樓。
接著,同部門的核心黨員奧勃良找上了他。奧勃良是他心靈的寄託。他總認為奧勃良那不經意的推眼鏡小動作,洩露了反叛的思維,是舊時代殘留的習慣。
奧勃良稱讚他的新話文章寫得好,不過如果拿到更新版的新話辭典,表現一定更好。他就這樣不著痕跡地將自己的地址交給主角,邀請主角到他家拜訪拿書。
幾番掙扎,主角竟輕率地帶著他的女友裘莉亞一同造訪。他們驚訝地發現核心黨員仍有著優雅豪華的生活,有僕人有電梯,甚至有著只在書籍中見到的紅葡萄酒。不僅如此,他的雙向電視居然可以完全關閉!就在他倆面前,奧勃良關閉了電視,主角立刻開門見山地說要加入反叛組織,傳說中的兄弟會。
奧勃良沒有反駁,確認了兩人加入的決心,便安排要將黨的敵人著作交給他們,方式如同間諜小說一般:某天,他會收到一則有錯誤的命令紙條,他要回報,第二天,不要帶公事包出門,會有個路人拍他的肩膀,將他忘了帶的公事包交給他,裡面便會有那本禁書。
主角獲得禁書後,與他的女友在無產者居住區閱讀著,進入夢鄉,緊接著便被思想警察闖入逮捕。
在他們面前第一個出現的思想警察,是卸下偽裝的舊貨店老闆。
他們被送入了「友愛部」,秘密警察的大本營。
在那裡,他受到了各種拷打逼供。然而,他的證詞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摧毀他的尊嚴,摧毀他的思想。黨不允許殉道者的存在。所以,這些罪犯不能有自己的信念、思想、尊嚴,他們不能與樣板相異,不能有獨特性、區別性。
這樣,他們就無法成為英雄。
主角堅持到了最後,一切都在逼供下讓他出賣光了,唯有他的愛人裘莉亞。
而奧勃良,則是主持這次逮捕的首腦。一切都在他的計畫之中。
他也深知主角最害怕的事物是老鼠,因此在最後的最後,準備了一個養滿老鼠的面籠。主角在這個最深的恐懼之下,終於發自內心地反覆狂喊:「咬裘莉亞!咬裘莉亞!」因為那是他最後一線光明、最後一分美好,最巨大的恐懼才能讓他拋棄掉這個美好。
然後,當他這麼說的同時,他也知道,自己的心,背叛了裘莉亞。
他們都是追求真實感受的人,因此這個對於最深信念的背叛,讓他們永遠失去了自尊和價值。
這本書完成在1948年,預言著1984年共產世界的可怖景象。
藉由思想控制,對人民洗腦,誇大生產數據,同時剝奪民生基礎物資,讓人民對黨有信心,同時又沒有多餘的物資和氣力去思考黨以外的思維方式。
剝奪人民的情感和信任,訓練他們彼此監視舉報,甚至是親人亦然。孩子舉報父母,妻子舉報丈夫。這樣他們的感情無所依歸,只能愛黨、愛領導人。
甚至,領導人也不一定要是真人。他只是一個形象,是全能的神。
黨以外的文字全部禁止,或是遭到改寫。
一切的新聞和來自外國的消息,也都全部掌控在黨的手裡,依造他們的需要散播或改造。
還有,牢不可破的金字塔階級結構:百分之一的核心黨員作為黨的頭腦,百分之十四的外圍黨員作為黨的手腳,以及百分之八十五的無產者作為穩定的勞動力。
無產者不需要思考,無知即力量。
頻繁而不間斷地持續精簡用語,將艱深的字詞以簡單的字詞代替。
而為了鞏固黨的力量,一切傳統都應該拋棄,對舊時代的記憶更是犯罪。
美德不存在,只有對黨的忠誠才是依歸。
哪,多熟悉的景象。這可不是1970年代中共文化大革命的縮影?
甚至今日,也還有諸多隱規則,在中國默默地遵循著。
主角最後的死亡是全面的。
他從友愛部離開,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黨甚至給他比之前更輕鬆更優渥的工作,但他的內心整個空了,只剩下友愛部灌注給他的,乏味的陳蠟。
在他打從心底愛著老大哥之前,只要他還是個異教徒,國家就會讓他活著。
因為,殉道者是危險的。
那天,他在人群中遇見了裘莉亞。兩人一番簡短的談話,坦承了彼此最後的出賣,並無奈地承認,在這樣的出賣之後,感情就不一樣了。
因此,兩人終究還是分道揚鑣。
他回到了留連的咖啡館,在戲劇化的新聞戰事播報中,突然插入了一則新聞,與他之前幻想的進展不謀而合。
他突然間找到了一切新聞都是真實的證據,發自內心的狂喜,承認、接納了黨的一切,教條、歷史、信念。
他再次走進友愛部,黨要他做什麼,他都欣然而為。
最後,他終於走上了那條潔白光亮的長廊,後面跟著武裝警衛,一顆子彈送進了他的腦袋。
他第一次進友愛部,在難以想像的各種拷打下,他曾想過,子彈進到腦袋後,還有十秒鐘可以把一切翻轉,讓他帶著對老大哥的仇恨死去。
然而,在最後的最後,他發現,自己熱愛著老大哥。
在完全的專制下,他終於失去了所有的自由。
補:
1. 主角名為史密斯‧溫斯頓。
2. 政府四大部門:友愛部 (思想警察)、財富部 (經濟)、真理部 (新聞娛樂)、和平部 (戰爭)。
3. 隨著社會發展,農產品退步成由人犁田,而小說則進步成由機器生產。
4.『黨員不僅需要有正確的觀點,而且需要正確的本能。要求他必須具備的各種信念和態度,有些從來沒有向他明確說明過,而且若要明確說明,勢必暴露英社固有的內在矛盾。』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段。政治和宗教如果操縱熱情,效果都是相當巨大的哪。
5. 不管是動物農莊還是本書,作者似乎都認為「權力」才是驅動政治的真正誘因。
6. 每項證據揭露的真相都跟主角推測的相同就算了,連用字遣詞都一樣,感覺作者思想灌輸的意念太強大了點,因此失去了相當程度的真實感和說服力。